人生规划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那是因为年近三十相对焦虑,对今后职业发展、家庭生活、健康、养老等一系列问题的担忧。其实人就是这么奇怪,学生时期为进入社会而焦虑、初工作时为房子车子而焦虑、现在为今后的稳定而焦虑,每一个阶段随着眼界、阅历、需求的变化,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这就是焦虑的根源。


在正儿八经的聊人生规划之前首先需要聊一下国外一老爷子的高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如下图所示:

初次看到这个理论时如获至宝。这不就是一个正常人类的大体发展脉络吗?这不就是我们寻找的人生规划吗?

从最开始的生理需求到有家室后到安全需求,一层一层构建了我们追求一生的真谛。当然详细的理论可参考网络,这里仅仅是引述,下面我来聊一下经过自己思考和整理的人生规划方法论。


为了做好人生规划的方法论,我看了许多人分享的经历、方法和思考,然后结合自己的认知整理出如下五条策略。

  • 梦想清单(即大目标)

    当找寻不到大目标的时候就去模仿,去模仿优秀的人,有了梦想后就要排优先级.这个大目标可以是生活、工作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

  • 做五年规划

按照五年的时间线来制定长远目标是合理的,如果时间过长制定的目标极有可能无法实现,因为随着时间的拉长社会和自己的认知都在变化,以过往老旧的思维方式制定的目标有可能过时,然而时间线过短不适合于远期目标的制定。五年刚好,我们如果把每一个五年都看作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一次历练,试想一下每一次历练我们可以反思可以继承上次历练的经验,是不是会很爽。

  • 目标分解

    远期目标往往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在当下的我们需要将他们转化为切实可行,真真切切的小目标。利用逆向推导来分解小目标,利用smart原则来衡量小目标是否正确。

  • 分段可执行

    将目标的执行过程具体化为年/半年/月/周来进行推进。执行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计划安排的过于死板有可能使我们无法坚持,致使计划破产,如果过于松散又没有约束力。因此寻找出适合自己的计划执行节奏非常重要。

  • 复盘反思总结调整

    唯一可以确定一层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对目标执行过程的反思,对方法论的总结,对目标的实时调整,这些才是符合现实逻辑的套路。


关于规划的一些小思考

  • 时刻关注优先且不紧急的事情

越来越多的人过着看着很忙,实际很空虚的生活。那是因为主要精力都用到了不重要的事情上。合理的处理方式是我们应该将80%的精力用在20%最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上面。为什么不优先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而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那是为了防止事情逐渐演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使自己的生活节奏彻底打乱。比如我们需要健康的身体,在锻炼身体这件事上就属于重要且不紧急,我们应该优先做,而不是等待成为紧急的事情后再去处理。

  • 努力提升自己,自己才是一切的本钱,包括赚钱。
  • 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做自己认知外的事情。
  • 无论要实现什么目标或者做什么事情,一定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动力来源,否则你会找一万种理由不去完成目标


参考资料:

[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781246/answer/1560002946

[2]https://zhuanlan.zhihu.com/p/4117656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原文超链接,感谢各位看官!!!

本文出自:monkeyGeek

座右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探讨!

monkeyGeek
#

评论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