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 以强胜弱易,以弱胜强难!然人生多逢强敌,若想取胜必知己知彼,多策共施,非一策所得也!
- 击溃敌人的并不是外部因素而恰恰是敌人自己!
所思所感
汉朝是个令人向往的朝代,西汉的历史典故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刘邦、项羽之争,期间的各种事迹也多被文学、影师作品宣扬的尽人皆知。但汉朝是分为西汉和东汉的,相比于西汉,东汉却显的默默无闻,为什么会这样?东汉与西汉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东汉又是如何做到中兴的?种种问题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因此特意拜读了“嗜血的皇冠”这本书。
刘演
说到刘秀必然要先说他的哥哥刘演,刘演这个历史人物更类似与项羽,其对推翻新莽政权恢复汉室从始至终都充满了强烈的欲望,刘演之志天下皆知。说他类似项羽是因为这个人物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例如有勇有谋、果断、豪放、仗义疏财、不拘小节、知大义。但同样也有缺点而且是致命的缺点,例如过于自信乃至自负、容易意气用事、过于相信别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要学会知人善用
刘秀
整体读下来刘秀给我的感觉还是挺中庸的,没有锋芒毕露的才能,没有令人鄙夷的弱点,整体感觉就像是个普通人。但如果细细回想发现刘秀并不像外部表现的这样,他还是有很多超出常人的有点的。
- 甘于平庸:在跟随哥哥起义之前,自己甘心做多年农民,踏踏实实等待时机,这种隐忍和耐力超出常人
- 忍辱负重:哥哥刘演被杀后,忍受极大的悲伤和愤怒向仇人俯首称臣,自甘人臣并表现的胸无大志,这种演技和隐忍令人配符
- 知人善用:善用人、敢用人,又是刘秀另外一大优点,用人不疑,一人不用。邓奉、冯异、云台28将帮助刘秀夺取天下
- 审时度势:刘秀每一步走的都很稳,这个稳就体现在他的审时度势上,没做一个决定必定要蛰伏,等待最佳时机出手,这一点也是令人难以企及。就像买股票一样,一般人看到大涨早就安奈不住去跟进了,却不是这是割韭菜前期的造势。
- 拿得起放得下:当胜券在握,天下大局一定时对待昔日愁人能够做到放下恩怨,以大局为重
总的来讲,刘秀胜就胜在一个子“稳”,每一步每一次都很稳。
王莽
王莽这个历史人物挺神奇的,在之前不了解历史的时候仅仅通过网络的传播真的以为王莽是未来人穿越过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超前的实现了社会主义,你没听错真的是社会主义。他将土地收归国有、平均地权、给人民放贷款、创造了最早的游标卡尺…
话说回来,王莽起家有借助家族势力的因素但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才能。年轻时的王莽有学识、有品德、有威信,在汉室衰败后能够建立新朝并使天下臣民甘于臣服,证明他的才能。或许是王莽时运不济,在新朝末年,天下大旱,多灾多难,流民四起,对王莽的统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年迈的王莽自身问题也有很多,例如:
- 内部叛乱
- 亲人近臣屠杀殆尽
- 沉迷修仙
- 轻视流民
- 制度过于超前导致损害各诸侯利益
攘外必先安内,最大的敌人往往并非外因而是内困,纵观历史,所有强大国家/团体的覆灭必定起于内因。
其它
- 赤眉军:无战略、无纲领、无根据地,脱离群众,战乱年代尚可苟活,混吃等死,各处征战。
- 绿林军:各地豪强与流民的组合,无纲领,但不乏有志之士,缺点就是内部极度分化。
- 蜀国(公孙述):认不清形势,偏居一隅,晚年注重享乐,本质还是内溃与自身。
- 邓奉:具有大才能,有才、有胆、有勇、有谋,但缺乏大志向,拘泥于儿女情长,感情用事,此人比刘演更像项羽。
- 邓禹:大才子,治国好手,打仗一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处。
- 刘玄:最失败的傀儡皇帝,没有想方设法夺取权力反而在末年注重享乐,干预沉沦,乐不思蜀。
- 隗嚣(wěi áo):有公孙述的胆没公孙述的才,认不清形势,不善任用贤能。
- 苏茂:如果能学会刘秀的忍耐,也不必落得身首异处的结果。被逼无奈造反,结果可想而知。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原文超链接,感谢各位看官!!!
本文出自:monkeyGeek
座右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探讨!
